一、 业内新闻
1、不存在立刻能降低通胀的政策
央行行长周小川认为,在降低通胀上,需要考虑时滞效应。不存在立刻就能降低通胀的政策。而且,必须要同时考虑国内国外形势。在中国,央行有四大主要职能:低通胀、经济增长、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我们始终同时关注这四个目标,不会只关注一个而忽略其他。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强调央行在改革和市场开放方面的职能,以及金融市场稳定职能。”
2、电监会:我国将通过电价调整促进节能减排
国家电监会主席吴新雄指出,我国火电占发电装机比重远远大于发达国家,截至“十一五”末,我国火电占比仍高达73.5%。电力行业即使能源消耗大户,也是排放大户。电监会发布报告显示,未来五年,我国将对电价进行调整,尤其是高耗能行业实行用电加价,通过电价倒逼机制,促进节能减排。国家应制定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差别电价、峰谷分时电价、惩罚性电价政策以及出台鼓励使用清洁能源的电价政策,对缺电省份全面实行尖峰期电价,对高耗能行业实行用电加价,通过电价形成产业调整的倒逼机制,促进节能减排。
3、今冬明春电力短缺与煤价上涨或同时出现
电监会表示,今冬明春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将达2600万千瓦,南方四省(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及湖南等省用电形势严峻,预计电力短缺与煤价上涨或将同时出现。解决电荒问题,要从供和需两方面入手,通过节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使需求增长放缓。同时增加供应,加大从国外进口煤炭的力度,对煤炭行业加强引导。垄断不消除,煤电紧张局面不可能解决。
4、9月份多晶硅进口量再创新高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为6489吨,环比增长0.24%,同比增长52.9%,具体来看,9月份我国从韩国进口多晶硅1991吨,从 美国进口多晶硅1418吨,从德国进口1439吨,前三国占到了我国进口总量的74.7%。1-9月份我国多晶硅总进口量达到了4.85万吨。一方面,多晶硅价格持续下跌,国内厂商反映实际成交日趋艰难,而另一方面,国内多晶硅进口量却屡创新高
二、国内行情回顾
1、硅铁
10月下旬,国内硅铁市场步步走跌,截止28日,西北地区72硅铁主流价格为6250-6400元/吨(出厂含税承兑),75硅铁主流报价为6700-6800元/吨(出厂含税承兑)。
国内硅铁市场疲软难改,需求不济,厂家及贸易商均难以成交。虽厂家减产停产不在少数,但市场需求仍不平衡,出货困难,商家不得不降价连连,以促进成交,只要有人要货,都会出货,价格低些也罢。商家严重亏损,价格一直走跌,商家已经对市场没有信心,跌到失望。本周初,72硅铁出厂含税现金价有报6250元/吨,承兑6400元/吨。河南某贸易商表示,近期行情非常不好,原本每月采购3000吨左右,现在都不敢进货,库存300吨左右。
近日钢市迎来一波反弹风,但此波反弹行情仅仅是阶段性的,在经过短暂“休整”后,钢价后期仍将继续下行;并且金属镁市场价格继续下滑,成交价格差距较大。尤其是陕西地区,厂家无订单,报价下调幅度较大。下游行情的低迷,使得硅铁回暖遥遥无期。招标在即,料招标价较上月走低。
宁夏硅铁厂家表示目前硅铁市场将持稳居多,回暖较难。已是月底,钢厂招标已经开始,因行情持续低迷,硅铁价格阴跌,钢厂招标价格下滑难免,商家表示不看好此次招标,目前华东有部分钢厂招标价已经出台,7000元/吨左右(到厂含税承兑价),较10月钢厂招标普遍下滑300元/吨以上。
截止本周末,现在主产区厂家出厂价格在6200-6400元/吨(出厂含税承兑)。自从出现低价成交,市场价格频频走低。只要有意愿买货者,厂家都会在价格上做出退让促进成交,从而消耗库存,低价出货不在少数,目前皆老客户成交为主,现在厂家或者贸易商手中持有大部分都是承兑票,现金紧缺使得商家烦恼不已。在如此低价行情下,有部分贸易商试探着采购。
2、金属硅
10月下旬,商家库存较大,金属硅再次阴跌,虽价格下滑,但对市场需求仍无明显利好影响。电价上涨致使成本增加,加之需求疲软,使得部分金属硅厂家无利可寻,有厂家陆续停产。近日福建地区金属硅价格下滑较为明显,成交稀少,当地部分厂家有停产的打算。因限电影响,四川凉山地区限电严重,当地电价也将面临上涨,成本增加,对价格上涨有利好影响,但下游需求又遏制了上涨的动力,金属硅价格仍低位下行。
金属硅553的港口含税价最低主流价在12600元/吨,现厂家库存压力逐渐增大,询盘采购较少。月底临近,在金属硅厂家受库存资金双重压力影响,价格不断下滑,而贸易商相对谨慎,担心价格继续走低,不敢贸然采购,市场僵持。福建地区跌势较为明显,多家厂家有停产的打算,预计金属硅价格仍有下跌空间。
下游多晶硅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国内多晶硅厂家多数停产,但是8月以来,多晶硅进口量持续创新高。主要原因是,欧美太阳能企业大量关停或相对减产,导致国外多晶硅产品开始更多向中国市场流入;目前国内大部分多晶硅厂已经减产,使得国内供应比重逐步下降,虽然下游不少太阳能光伏企业也在减产,不过目前几个主要光伏大厂仍在按原先计划进行扩产,预计未来多晶硅进口量还会继续在高位维持并有可能进一步增加。下游多晶硅的停产增多,第四季度将持续加剧,致使金属硅需求越加清淡,短期回暖较难。
有厂家为促成交易,回笼资金,低价成交,有些厂家则认为利润甚少,不愿低价出货,市场需求仍旧清淡,金属硅市场持续低迷运行。
三、 国际市场
截止10月21日,欧洲硅铁:1150-1230平 欧元/吨,美国硅铁:0.99-1.01平 美元/磅,香港硅铁:1500-1530平 美元/吨, MB硅:2200-2350平 欧元/吨,硅块98.5:2440(跌50)-2530(涨30) 美元/吨。
现货库存也正逐渐积高,受需求疲软影响以及中国产硅铁价格下滑的影响,美国的硅铁价格持续疲软。贸易商表示,目前几乎没有询盘,价格日渐走低,目前价格已经在 98-101美分/磅了。目前硅铁市场的疲软主要是受到中国价格下滑以及钢铁产量下降影响。贸易商表示,目前可以以低于1500美元 /吨 FOB的价格采购到中国硅铁,那就意味着美国国内的贸易商能以低于91美分/磅的价格采购并且以98美分的价格出售。越南硅铁出口价格也出现低价,乌克兰硅铁市场价格持续走低,成交量下滑。
四、下游市场
1、钢材
国内建材走势分歧,华北稳中上行,华中持续下行,其他地区涨跌不稳。欧元区为解决希腊债务问题已达成“减债”协议,希腊债务缩减50%,危机暂时缓解,投资者情绪乐观,欧股上涨,并且国内也传出宏观政策可能微调的消息,这两个利好终令市场对后市产生期待。然目前的情况仍不是很乐观,慌乱的一周,钢坯频繁涨跌,期螺走势不稳,难以形成趋势:华北地区成交有所好转,钢价稳中上行,但对其他地区的带动作用极其有限;华东的探涨行情仅持续几日便显疲态,缺乏硬性需求支撑,反弹难逃昙花一现。时值月末,商家们不得不在持续增大的资金及出货压力中送走“银十”,考虑铁矿石内稳外跌的局面暂未改观,成本面支撑力并不理想,行情暂不具备反转条件。
2、金属镁
传内蒙更多电石炉关停,镁价抬头成定局。金属镁交易网据多方可靠消息称,自10月31号起,内蒙地区将采取更严格的节能减排措施:对25000KVA以下的电石炉实行全部关停。经金属镁交易网调查核实,依照这一门槛,将有至少60余家小型电石厂在关停名单内。参照电石行业消耗兰炭的平均比例计算,每产一吨电石,约消耗兰炭0.8~0.9吨,每家25000KVA的电石厂通常有两台12500KVA电石炉,而12500KVA电石炉年产电石大约是2.8万~3万吨,消耗兰炭为2万吨左右。但由于60余台电石炉有12500KVA及22500KVA不同型号,初步统计兰炭消耗减少在220万吨左右。内蒙的关停措施无疑将给神府地区兰炭生产企业本来就阻力重重的销售带来更大的压力,各兰炭生产企业为了自保“过寒冬”,势必联合限产,这将直接导致金属镁生产环节中煤气供应量的减少,从而使得产业链中的金属镁产量协同大幅下降。据业内人士分析:近期部分金属镁采购商看到了市场趋紧的势头,纷纷加速采购,神府地区金属镁库存量已经开始迅速减少。综上,金属镁交易网分析认为,11月份金属镁价格抬头几成定局。
五、下游动态
10月上旬的国内粗钢日产量环比仍处于上升态势,根据中钢协的统计数据,10月上旬全国粗钢日产量为193.39万吨,旬环比增长0.18%,钢厂产能释放总体仍处于较高水平。目前钢厂的减产停产幅度不大,主要是由于钢材价位减产会增加平均成本。同时,目前矿石价格下跌也很明显,钢厂必须消化前期采购的高成本矿石,才有机会购买低价矿石。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必须等到大钢厂出现实质性的大幅减产止跌之后,当前整体低迷的钢材市场才可能重现曙光。
国庆之后仅仅一周,承继前三季度市场低迷氛围的多晶硅市场就正式迎来其现货价的历史冰点。据市场数据显示,10月11日-17日,多晶硅现货均价下探6.1%至41.13美元/千克,创下6月以来单周市场最大跌幅。而短短两周,整体市场跌幅更达三成以上。噩耗连连的是,多晶硅现货市场价格却持续阴跌,毫无中止之意。到10月底,多晶硅现货价较上月的整体跌幅达到四成已无异议。
六、后市预测
富宝研究认为,月底以至,下游钢市连连走跌,动荡不安,很多原料厂家也陆续停产,硅铁市场的持续低迷,厂家急于回收资金,连连降价出售,利润空间非常有限,短期回暖较难。
目前国内外多晶硅价格下滑,多晶硅厂家纷纷停产或减产,从而对上游金属硅的需求减少;南方部分地区的电价上调,金属硅成本增加;在经济紧缩的金融环境下,中小企业出现资金缺乏状况,为周转资金,促进现金交易,选择低价出货者较多。如此以来,行情逐步被拉低,近期低迷为主。